文/张亚凌
农贸市场的电线杆下蹲着一个老人,七十多岁的样子。他面前摆着些小扫帚。
我上前问:“一把多少钱?”
老人抬头说:“两块钱一把。”
我留意了一下,一共十六把,不计成本,不算花的功夫,卖完挣三十二块钱。我觉得不值,便开玩笑道:“老人家为的是散心吧,这里人来人往,眼宽,热闹。”老人神情有点尴尬,但也坦然地说:“没你说得那么好听,我就是个卖扫帚的。”
我……继续阅读 »
2天前
0个赞
文/明前茶
90岁的大姑妈弥留时,病房里充满了沉默与哀伤,突然,一个70来岁的瘦长脸女人闯了进来,沿着床边半跪下去,握住大姑妈的手,轻声念叨:“我姐的手,还温着呢,还温着呢……”来人是已经与大姑妈一家不相往来20年的小姑妈,她的头发稀薄了不少,已经盖不住顶心的头皮。她从北京千里迢迢赶来见大姐最后一面,坚持执香为大姐守灵。
小姑妈当年为了能让兄姐都留在无锡城……继续阅读 »
6天前
1个赞
文/尤今
农历新年前的一个下午,阿馨和六岁的小女儿勤勤一起做凤梨酥。当她把香气扑鼻的凤梨酥从烘炉里取出来时,邱阿姨正好到访。小勤勤高兴地对她说:“您知道吗,有些凤梨酥是我做的。”邱阿姨赞叹:“你真厉害啊。”继而指着那一个个色泽金黄的凤梨酥,逗趣地问她:“哪个是你做的呀?”小勤勤很认真地“辨认”了一会儿,说:“个头比较大的是我做的,因为我放的馅料比较多。”邱……继续阅读 »
2周前 (05-08)
0个赞
金姆•艾德里安 文
邵静怡 译
在一张摄于1945年5月2日的照片中,一名酷似阿道夫•希特勒的中年男子躺在柏林总理府花园的碎石堆上。
他的头部被击中,尸体被苏维埃反间谍特别行动机构(又名施密尔舒小组)发现。
死者牙刷一般整齐的小胡子、独特的对角线式分头,以及那又薄又不带笑意的双唇,都向这些苏联间谍们间接证明了这就是希特勒的尸体。
接下来,有个人仔细打量了……继续阅读 »
2周前 (05-06)
1个赞
幽默,是痛苦的低音;喜剧,是放远了看的悲剧。
任何喜欢做的事,都值得你多搞砸几次。
被人质疑的时候,最傻的做法就是自证清白。
不要让一次情绪失控,毁掉半辈子的翩翩风度。
狗仗人势,不是狗狂,是主恶;对牛弹琴,不是牛笨,是人蠢。
越是博闻强识就越知道心怀敬畏,越是一无所知就越擅长夸夸其谈。
一个人如果一直快乐,多半是装的;如果一直不快乐,多半是……继续阅读 »
2周前 (05-04)
3个赞
文/刘齐
能干的老五劳务出口到非洲,负责一个工程队的后勤工作。工程队一百多人,生活被老五安排得挺好,大家总夸老五会办事。
时日平淡,有一晚突然出了情况,仓促中,老五从后方上了前线。
十万赎金
队里有规定,晚上没事都在驻地待着,别到处乱窜。有三个新来的工人不听劝,晚饭后溜出去,要欣赏美丽的非洲夜景,一去就没了踪影。
半夜里跌跌撞撞回来两个,磕磕巴巴汇报说:遇……继续阅读 »
3周前 (04-29)
1个赞
文/杨金坤
在那清贫的岁月里,父亲用浪漫的情怀,把困苦的生活过出了诗意。
我小时候居住在老屋,每逢下雨天都漏雨,经常是外面下大雨、屋里下小雨,外面不下了,屋里还滴答。”有天夜里,我正在香甜的睡梦中,被一滴滴凉意惊醒,见父亲和母亲正把家中的盆盆罐罐放在炕上、地上接雨水。
“你别说话,用心听。”父亲见我嘟嘟嚏嚷闹情绪,扭头对我说。
“听什么?”我揉……继续阅读 »
4周前 (04-24)
6个赞
文/张佳玮
我小时候,老师教导我们,写作文常得引用名人语录。名人语录像陈年火腿,味道醇厚,身份尊贵,借味做菜,起头收尾,无不应验。然而那时候人们的观念比较保守,只允许引用圣贤语录,孔孟可以,韩愈、苏轼等也行,王阳明就得斟酌了,至于希特勒、李鸿章、蒋介石、曾国藩这类人物,其语录是断断引用不得的。
语录不敷使用,怎么办?编。随便来几个:
“高尔基说过,粮食是穷……继续阅读 »
4周前 (04-21)
1个赞
文/骆以军
木心曾经用几个小故事,描述纽约的个性。
第一个故事,木心说,有一回他在纽约一个很大的超级市场,正要从这个市场出来到停车场,就看到了一个典型的美国白人老太太,八十多岁的样子,背驼到与双腿几乎呈直角。她推着超市里的菜篮车,里面放了一点蔬菜,非常慢、非常慢地向前移动。
她有一辆很大的休旅车停在那儿。两百米左右的短短一段路,这个老太太步履蹒跚,竟然走了……继续阅读 »
1个月前 (04-20)
1个赞
闻春国 编译
想必,你听说过那个从美国佐治亚州来的犹太人米勒。来到以色列,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跟朋友聚在一起,喝到深更半夜。
一天晚上,他和朋友们一起吃饭。
有个朋友打开一瓶葡萄酒,准备像平常那样干一杯。
“不,对不起。”米勒挡住朋友递过来的一杯葡萄酒,“我今天去了诊所。医生告诉我,不能再喝葡萄酒或烈性酒。它们对我的身体不好。”
“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朋友说,……继续阅读 »
1个月前 (04-17)
1个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