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度 · 2021年7月20日

为何养出自私的孩子

教养

文/洪兰蔡 颖卿

一位年轻朋友问过我一个可题。她说哥哥要去美国留学时,因为学费不足,父亲卖掉房子筹钱让他出国,他拿到学位在美国成家立业又置产。父亲很高兴,觉得苦心终有回报,退休后决定赴美与孩子团聚。没想到孩子向父亲提出,如果他真要来美国同住就得付房租,老父亲当然很伤心。这位年轻朋友问我,这样的教育到底是哪里出了可题。

我说,她父亲错就错在当时不该把全家所有的资源都给了这个孩子。一个成年孩子能不管父母生活上的负担,只想到自己为发展,就已能看出他的自私,后来要向父亲收房租的行为,不过是这种价值观更扭曲的表现而已。

我周遭也有类似的例子。一个长我两岁的女孩大学毕业后要去美国留学,可是家境不好,单身的姑姑见这女孩会念书,心里很高兴,于是把自己的退休金借给侄女,帮助她完成留学的美梦。二十年过去,这女孩在美国完成学业,事业也有很好的发展,而姑姑年纪大了,需要钱养老,虽然钱是还了,但这个女孩不只无息借用长辈的钱,还坚持要以当时所得的美元数还款,用现在的汇率换成人民币还给姑姑。这笔账以她工程师精算的眼光来看觉得理所当然,却让所有照顾过她的亲戚朋友都很感叹。

自私的孩子不会只对亲戚无义,对自己的母亲一样无情。当她的两个孩子还小、需要有人在家照顾时,她甜言蜜语地说服母亲提前从任教的小学退休,离家到语言不通、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去帮她当了六年的保姆。自己的母亲不只照看孩子是免费,比保姆值得信任,还带着退休金去补贴生活开支。一等孩子长大、可以上学了,她觉得母亲日渐年老,万一在美国病起来,医疗费用可不得了,还是回台湾老家有健保方便,于是又把母亲送回跟弟弟同住。

单独讨论这些事情,说起来好像都让人感到意外,仔细探究起来却不难发现,这些孩子其实都曾拥有本来不可能拥有的资源或机会。如果他们当时受了心怀感恩的教导,结果可能会不一样。但父母又往往认为,一个比较聪明或能干的孩子如果自私一点,也情有可原,于是慢慢地就培养出孩子更自我中心的性格,对资源的分配没有同理心,养成不正确的价值观。孩子的价值观出错了,最可同情的,往往是给予其机会的亲人。所以,父母应该在基础教育上就有所警惕,不要忽略小事所反映的价值观或态度,以免有一天反受其害。

摘自《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