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 · 2022年4月21日

名言造假

特别关注

文/张佳玮

我小时候,老师教导我们,写作文常得引用名人语录。名人语录像陈年火腿,味道醇厚,身份尊贵,借味做菜,起头收尾,无不应验。然而那时候人们的观念比较保守,只允许引用圣贤语录,孔孟可以,韩愈、苏轼等也行,王阳明就得斟酌了,至于希特勒、李鸿章、蒋介石、曾国藩这类人物,其语录是断断引用不得的。

语录不敷使用,怎么办?编。随便来几个:

“高尔基说过,粮食是穷人的命根子。”

“列宁说过,学习时投入多少,长大后会收获多少。”

“马克思说过,勤奋是幸福之源。”

类似于此,老师偶尔也狐疑,但没法证伪,大体上总溜得过去。

有位同学最聪明,他发现了外国姓名的组合法,于是经常来个:“外国教育家威廉•爱德华说,孩子不能溺爱。”“外国画家杰克•约翰说,艺术是生活的滋养品。”

直到有一天他编无可编,鬼使神差地写道:“外国科学家汤姆•杰瑞说,欺骗是偷窃的开始……”至此,老师方知中计:你以为我自己不看《汤姆和杰瑞》,我家孩子也不看啊?追悔前尘,怒从心头起,恶向胆边生,于是在班里公开批评——从此我们才知道此技。

现在满世界的人都在编情感寓言,然后随便写个名人出处,这种事我们小学时就驾轻就熟了。

当然啦,风雅人编语录就不叫瞎编,而称“杜撰”。贾宝玉小小年纪就懂得哄姑娘,初见林妹妹,就引用《古今人物通考》,说什么“西方有石名黛,可代画眉之墨”,以此讨好林妹妹。被探春揭破“只恐又是你的杜撰”后,也不羞臊,只答说:“除了’四书’,杜撰的太多了。”其实有比他更夸张的。苏轼当年进京考试写作文,要举例时,就编了个帝尧和皋陶的故事。考官梅圣俞批卷子时有些犯愣,但又不敢擅断,不然显得自己读书太少。直到考试结束后,梅圣俞才问苏轼:“这典故出于何书?”苏轼承认是编的,然后补了句:“帝尧之圣德,此言亦意料中事耳。”这种耍无赖法,类似高考时填政治试卷编了个:“马克思同志曾经说,斯里兰卡红茶配西非砂糖最好喝。”被问及出处时,就撒泼说:“我觉得以马克思的品德,说这话也是意料中事耳。”

当然,现在名人名言出产机器已经更新换代。乔布斯、艾薇儿、比尔•盖茨、巴菲特、奥黛丽•赫本等社会各界名人都在担当语录制造机。虽然这时代名言造假难度甚低,但我觉得这不是坏事。人们毕竟从只能引用马克思、列宁的话,变成了能引用希特勒和李鸿章等人的话,这不,曾国藩的语录、家书都快成人生指南了。

所以,许多名人名言都是虚饰,只要断章取义得当,都可以用。重要的是道理本身,而不是名人名言。

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说过:“张佳玮其实不是笨,而是学习不用心,没有开发出所有潜力。”

列宁同志曾说:“张佳玮每次瞎编,都是为了人民着想。”

海明威自杀前遗嘱的第一句话是:“千万不要责怪张佳玮,希特勒的确不是他杀的。”

摘自《普通青年回答不了的,就问张公子吧》